About
走进新疆风能
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风能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从事风能、太阳能开发应用的企业之一。1989年10月,公司利用丹麦政府赠款在达坂城建成了当时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由此开始了公司建设运营风电场的历史。公司目前拥有4座风力发电厂和2座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236.05MW。拥有并网装机容量和权益装机容量1316.374MW。
探索更多
1988
成立于1988年,公司主要致力于新能源建设管理、发电运行技术培训、股权投资等
1316
MW
拥有并网装机容量和权益装机容量1316.374MW
IS09001
认证
率先在国内取得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被称为中国风电
“人才摇篮”
视频中心
2025-01-28
风舞云翔书新卷 电耀苍穹璀璨光—新疆风能2024年度工作总结汇报纪实
新闻聚焦
2025-10-20
筑牢供电安全防线​——风能公司苜蓿台风电场场用电备自投技改圆满完成
(通讯员 陈国勇/摄影 罗祥忠)近日,风能公司苜蓿台风电场顺利完成场用电备自投技术改造工作,成功实现场用电电源切换方式从手动到自动的升级,显著提升了场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筑牢了坚实屏障。 手动切换隐患多 技改迫在眉睫 苜蓿台风电场110kV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场站,场用电可靠性对风电场的正常运转极为关键。此前,该站两路电源依赖手动切换开关,一旦出现断电情况,需人工进行操作。这不仅导致恢复供电时间漫长,工作人员还可能面临触电风险。倘若手动切换不及时,极有可能引发调度通信中断、设备跳闸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原手动切换开关缺乏过载保护功能,使用年限久、机构存在卡涩现象。当一路电源失电时,继保室的重要设备只能依赖蓄电池与UPS供电。如果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很容易引发非计划停运事件,难以满足场用电稳定供应需求,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此次技改的必要性。  精心筹备多管齐下 全力保障技改推进​ 项目启动前,运营中心联合技术团队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筹备工作。在明确采用整体更换配电柜的安装方案后,迅速完成ATS设备的采购以及的新配电柜定制工作,同时积极协调地调申请SVG停运时间。此外,还备齐了电缆头、母排等施工所需物资,组建了专业施工队伍,并制定了详尽的停电、安装及应急保障计划,确保技改工作顺利推进。​ 高效施工精准操作 竭力降低影响​ 施工过程严格依照预定计划有序开展。运维人员首先对两路380V交流电源进行停电操作,随后拆除原柜体及连接线,紧接着快速完成新配电柜安装、母排与电缆接线,并同步对ATS装置进行调试。整个施工过程仅停电6小时,未对场站正常运行及机组出力造成任何影响。 图1 紧张有序组织施工 此次技改成效显著,成功将手动切换升级为ATS自动切换。当主电源失压后,系统能在4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无需人工干预。这一改变不仅消除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大幅缩短了电源恢复的时间,有力保障了场用电的连续稳定供应,为变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风能公司苜蓿台风电场将以此次技改为契机,深入排查场用电系统的潜在隐患,持续优化供电保障机制,为风电场安全发电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图2 设备功能测试 ​
查看更多
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达坂城苜蓿台风电场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
(通讯员 林子琴/摄影 张继锋)金秋送爽,捷报频传。10月8日,随着最后一节叶片精准对接,风能公司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首台风力发电机组顺利完成吊装。这标志着这座老牌风电场的设备迭代升级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焕新画卷”正式加速铺展。 老牌风场的“绿色新生” 此次吊装的金风7.5MW风机是针对达坂城风区特性选定的机型,具备较好的低风速适应能力与高发电效率。在达坂城稳定的风资源条件下,将显著提升风电场整体运行效能和经济效益。 为确保首次吊装任务万无一失,项目建设团队“十一”前夕全面启动准备工作。面对大型风机吊装技术复杂、安全风险高等挑战,团队精心组织,先后开展专项施工方案评审、安全技术交底和应急预案演练,对吊装机械、工器具及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排查。吊装作业采用两台大型履带吊主吊,配合两台汽车吊协同作业,精准完成塔筒、机舱、轮毂及叶片的对接安装。 吊装期间,工程技术人员全程驻守,针对关键技术难点提出优化方案,确保施工工艺严格符合设计规范;安全管理人员严控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等高风险环节,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坚决守牢“零事故、零伤害”底线。整个吊装过程组织有序、衔接紧密,充分展现了项目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协同作战能力。 后续,项目团队将继续以安全为前提,紧盯节点目标,统筹资源,不断优化方案,顺利完成全部机组吊装工作。
喜讯!“蒋兴涛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2024年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扶持名单​
(通讯员 蒋兴涛)近日,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蒋兴涛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2024年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扶持对象名单。这一荣誉,既彰显了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显著成效,更是对工作室全体成员凭借过硬实力深耕创新领域、勇攀技术高峰的高度肯定。 自“蒋兴涛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将其视为推进创新驱动、培育技术人才的核心载体,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引导工作室紧扣主责主业技术难点与公司高质量发展需求,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工作,成功培育出一批具备强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技术骨干,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工作室此次成功入选,核心依托自身扎实的创新业绩: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QC成果,凭借实打实的技术成果与创新实力通过评审。这些成果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深度落实到公司实际项目中。专利技术优化了风电设备核心运维环节,减少设备故障处理时长;软件著作权提升了生产数据智能化管理水平,降低人工统计误差;QC成果有效解决了生产现场的设备调试、能耗控制等关键难题,直接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支撑,助力生产经营指标稳步提升。 在申报准备阶段,公司深入研读评选政策细则,对照标准逐项梳理工作室的创新优势与特色亮点。同时,细致整理专利证书、成果报告等近百份申报材料,确保材料既精准贴合评选要求,又能全面、立体地彰显工作室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 此次成功入选,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在关键技术攻关领域持续发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深化探索的决心。未来,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将以“蒋兴涛创新工作室”入选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与支持力度,助力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人才梯队建设。同时,公司还将以这份荣誉为激励,在全体职工中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勇于突破、乐于钻研”的良好氛围,推动更多创新工作室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为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塔架吊装前质量监督检查
(通讯员 朱醒亮/摄影 王晓龙)近日,风能公司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的塔架吊装前质量监督检查,标志着项目向风机吊装阶段迈出关键一步,为后续施工环节合规、有序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为“以大代小、增容扩建、等容改造”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节点,此次塔架吊装前质量监督检查重点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已完工程质量、塔架吊装准备工作等核心内容展开。 为保障此次质监顺利通过,项目团队前期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完善管理体系,组建专业团队,落实“日常巡查+旁站”机制及工程质量“三检制”;二是严控工程质量,对主要原材料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并取样送检,确保检测合格,工序符合标准;三是备齐技术资料,施工方案、强条执行记录及沉降观测记录均按要求备齐。 质监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经核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已完工程质量合格,吊装前各项准备工作充分,满足塔架吊装条件,同意项目进入下一施工阶段。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根据质监组要求,持续做好质量管控,有序推进风机吊装、集电线路架设、升压站及储能工程建设等后续工作,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日实现并网发电。 图:质量监督末次会议
Party
Building
党建专题
党群工作
专题专栏
Copyright © 2023-2024  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新ICP备11001989号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524号
网站技术支持:新疆百疆图网络服务有限公司